走进达州 达州概况图说达州吃在达州住在达州行在达州达州商情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走进达州 > 行在达州

达州市严格实施“一案双查”倒逼“两个责任”落实


  “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”。自2014年来,达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以“一案双查”为重点的责任追究制度,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、部门和单位,既追究违纪违法行为当事人责任,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。2015年,达州市启动党风廉政建设“一案双查”56件,问责78人,其中追究主体责任53人、监督责任25人,通报典型案件6件,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“两个责任”落实,构建起了全党动手、齐抓共管反腐机制。

  一、把准改革方向,提高思想认识。紧紧围绕“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、部门和单位,既查处腐败案件和违纪行为,又倒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”这一核心内涵,通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项检查,汇总分析各地案件查办与责任制落实、惩防体系建设关联情况,查找典型重大腐败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,广泛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对“一案双查”工作建议和意见,强化了对“一案双查”工作的认识,迸发了工作激情,增强了创新驱动力。通过出台“一案双查”制度,教育警醒各级各部门牢牢牵住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“牛鼻子”,主动靠前作为,一把手率先垂范,亲自研究部署,带头开展宣讲。各级党委(党组)班子成员主动学习《“一案双查”实施办法》,在全市营造了齐抓共管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,有力推动了“两个责任”落实。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纷纷表示,此举将“两个责任”做实了,将“两个责任”的“责任追究链条”健全了,层层传导了压力、传递了责任,主动抓“两个责任”落实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。广大干部群众认为,此举彰显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。被处理的干部也表示 “心服口服”。

  二、坚持务实推进,强化机制保障。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。成立以市纪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“一案双查”试点工作专项小组,按照“吃透文件精神、加强检查分析、开展课题调研、强化案件查办、加大宣传力度”工作措施,制定推进步骤,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。二是建立协调指导机制。通过积极试点探索,适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,强化工作督导。坚持市纪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各县(区、市)“一案双查”工作专题汇报制度,有效防止了“一案双查”制度执行的随意性。三是建立基层调研机制。组成课题组,深入基层调研,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,起草《实施办法》,先后7批次征求意见,最终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出台《达州市党风廉政建设“一案双查”实施办法(试行)》。四是建立数据分析机制。涉及“一案双查”的关键环节,始终注重结合达州实际,提炼总结。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,对《实施办法》出台前三年达州实际查办的2641件案件反复斟酌,反复讨论,总结提炼,最终确定了“一案双查”的6个启动条件。五是建立配套衔接机制。在探索“一案双查”实施办法同时,坚持宽严相济,探索制定《达州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与执行责任追究办法(试行)》。“两个办法”在启动条件、使用程序、追责方式上各有侧重,保证了制度衔接的连贯性。通过实施“一案双查”制度,促进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,加大打“老虎”与打“苍蝇”双管齐下力度,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,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政治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。

  三、注重实战检验,推动责任落实。一是强化业务“预热”。及时召开“一案双查”案件工作专题培训会,指导相关人员准确把握政策界限,破解操作层面上的困难和问题,确保“一案双查”工作经受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。二是借助舆论“升温”。前期,充分利用宣讲“两个责任”,广泛宣传“一案双查”试点工作。《实施办法》出台后,又通过各种方式全方位予以宣传报道。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等主流媒体作了报道。新华社《国内动态清样》、《半月谈》进行了深度报道。三是依托案件“淬炼”。在加强理论探索的同时,市、县两级加大案件查办力度,针对性地检验落实“一案双查”制度,把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试点工作专项小组,不断完善制度规定,配套建立了1张办案流程图和14份办案文书范本。“一案双查”的实施不但对当事人产生了震慑作用,对其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而言也是警钟长鸣。“一案双查”制度实施来,促使了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主动“接地气”,主动介入问题,主动承担起教育、监督、管理、领导的责任,自觉加强制度建设,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,注重抓早抓小,防微杜渐,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纠正、早查处,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、函询,加强诫勉谈话工作,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,夯实了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的前沿关口。